幼儿注意力小游戏
- 端游测评
- 2024-11-16 15:00:11
- 23
幼儿专注力训练游戏?
一、转移豆子
准备2个容器,和混合了2种颜色的豆子,让孩子将豆子从一个容器运输到另一个容器中。孩子刚开始玩的时候,可以让孩子只是把豆子运输到另一个容器中,保证没有豆子掉落在外面。
孩子大一点后,让孩子用筷子接触另一种颜色的豆子,将颜色混合的豆子分开。这个游戏不仅需要孩子集中注意力,还能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。
二、幼儿注意力训练游戏有:摇拨浪鼓、拽绳子、撕纸、拼图、找相同以及敲积木等,这些游戏都有助于训练孩子集中注意力。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对孩子以后的成长和发展是极为重要的,作为家长更应该让孩子对注意力的重要性有更加深刻的认识。
部分孩子有做事拖拉的毛病,是因为这样的孩子缺乏注意力训练。因此,家长应该每天花点时间陪孩子做一下这方面的训练,有助于提升孩子做事专注的能力。
出生一个多月的宝宝,对声音的好奇心比较强。在宝宝醒着并且精神状态不错的情况下,妈妈可以摇拨浪鼓等能发声的玩具,在宝宝的身体两侧交替着摇晃。通过声音吸引宝宝关注,对培养宝宝集中注意力很有帮助。摇晃的声音一定要悦耳,并根据宝宝的注意情况变换节奏。
家长可以给宝宝准备一个用手一拽就能响的挂件,让宝宝拽着玩。这可以使宝宝的注意力持续集中,还有利于培养宝宝的好奇心。宝宝长到七八个月大的时候,开始对自己能抓的小东西感兴趣。通常也非常喜欢撕纸。给宝宝一些白纸或不易掉色的包装纸撕着玩,也能集中他的注意力。因为撕纸过程中,宝宝的注意力会非常集中,并能坚持较长时间。
选择宝宝熟悉并喜欢的图案做成的拼图给宝宝玩,从最初的两三块起,逐渐增加拼图的块数。即使宝宝还不具备拼接的能力,随便摆摆也能集中他的注意力。喜欢拼图的宝宝,有时能达到十分入迷的程度,因为拼图游戏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,宝宝可以玩很长时间。爸爸妈妈可以适时地提高拼图难度,让宝宝始终有热情玩下去。
家长可以事先准备一堆三种颜色的三角形积木,拿出一块让宝宝找出同这个一样颜色的积木;或者一堆三种形状的同色积木,拿出一块让宝宝找出同这个一样形状的积木。当宝宝能够掌握颜色和形状概念时,可以提高难度,让宝宝找出同家长手里同样颜色和形状的积木。也可以拿几块积木放在宝宝的两只手上,让他先熟悉一下。然后教宝宝双手拿着积木互相敲击。这样做既能锻炼宝宝双手配合操作物体的能力,也能很好地培养宝宝的注意力及动作协调能力。
专注力家庭小游戏三岁?
一、1、玩扑克
可锻炼注意力高度集中和快速反应能力。
玩法:取三张不同的牌(去掉花牌),随意排列于桌上,如从左到右依次是梅花2,黑桃3,方块5、选取一张要记住的牌,如梅花2,让孩子盯住这张牌,然后把三张牌倒扣在桌上,由家长随意更换三张牌的位置,然后,让孩子报出梅花2在哪儿。如说猜对了,就胜,两人轮换做游戏。
随着能力的提高,家长可以增加难度,如增加牌的数量,变换牌的位置的次数和提高变换牌位置的速度。
2、开火车
这种游戏要三人以上,比如全家一起玩。
以三人为例:三人围坐一圈,每人报上一个站名,通过几句对话来开动“火车”。
如,父当作北京站,母当作上海站,孩子当作广州站。父拍手喊:“北京的火车就要开。”大家一齐拍手喊:“往哪开?”父拍手喊:“广州开”,于是,当广州站的儿子要马上接口:“广州的火车就要开。”大家又齐拍手喊:“往哪开?”儿子拍手喊:“上海开”。这样火车开到谁那儿,谁就得马上接得上口。
“火车”开得越快越好,中间不要有间歇。这种游戏由于要做到口、耳、心并用,因此能让注意力高度集中,同时也锻炼了思维快速反应能力。
3、顶乒乓球
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往往是孩子抗干扰能力较差。要保持注意力集中本不容易,若旁边再有人故意制造干扰源,进行人为干扰,你会觉得更难以集中注意。然而正因为有干扰,有难度,才能在人为设置的更困难更复杂的情境中,训练注意力的高度集中。
以和孩子顶乒乓球来说明:让孩子把球放在球拍上,顶住它不让它掉下来,绕桌子行走一圈。大人在旁边进行有意捣乱,可以拍手跺脚,大喊大叫,可以故意用语言刺激:“掉了!就要掉了!”但不能碰及孩子的身体。这样,孩子为了不让乒乓球掉下来,必须保持镇定和注意力集中,等绕完一圈才算胜利。接下来可以互换角色玩。
4、给数字划线
家长可在一张纸上写出几组数字,每组都是一连串的数字,一式两份,家长和孩子各人一份,同时做,看谁先又快又好地做完。
介绍三种题型:
1)在某个数字下划线。如划消“8”,如:487557826868144082681037482685
2)在两个相同的数字下划线。如:660987553479934292239667573397。
3)在两两相邻的数字下划线。这两两相邻的数字是其和等于10的两个数字。如:259645873655915428753709108746。
二、在孩子1岁左右,我们可以找来一些色彩丰富的图案和漫画。虽然目前孩子,对这些漫画和图案很难欣赏,但是这些色彩比较丰富的颜色,可以培养孩子视觉的丰富感,更是可以激发孩子动脑的兴趣感。父母们可不要放弃这样的大好机会,小时候多一些培养,长大之后才会越来越聪明。
提高孩子专注力的小游戏推荐?
一、以下是可以提高孩子专注力的一些小游戏推荐:
1. 拼图游戏:让孩子自己组装简单的拼图,可以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并锻炼手指协调能力。
2. 记忆游戏:让孩子记住一组图案或数字,然后转过头去,让他们回忆刚才记住的内容,可以帮助提高孩子的记忆力。
3. 模仿游戏:让孩子模仿你说的话或做的动作,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孩子培养注意力以及语言和动作协调能力。
4. 捉迷藏游戏:找一个空旷的地方,把一个物品藏起来,然后让孩子去找。这样的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观察力和注意力。
5. 解谜游戏:给孩子一些简单的谜题或线索,让他们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,可以帮助孩子锻炼逻辑思维和专注力。
以上是一些可以提高孩子专注力的小游戏,你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年龄自由组合,让孩子在游戏中感受到专注的乐趣。
二、 1. 推荐2. 因为专注力是孩子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基础,而小游戏可以通过有趣的方式提高孩子的专注力,让孩子在玩耍中学习。
3. 推荐以下小游戏:a. 记忆游戏:让孩子观察一些图片或物品,然后让孩子闭上眼睛,让孩子尽可能多地回忆起这些图片或物品。
这个游戏可以帮助孩子提高记忆力和专注力。
b. 拼图游戏:让孩子拼凑一些拼图,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空间想象力和专注力。
c. 猜谜游戏:让孩子猜一些谜语或者猜谜语的答案,这个游戏可以帮助孩子提高思维能力和专注力。
三、1、萝卜蹲。
将孩子分成人数相等的三组,一组代表红萝卜,一组代表白萝卜,一组代表黄萝卜。老师喊口令:“红萝卜蹲,黄萝卜蹲,白萝卜不蹲。”喊哪一组蹲,哪一组要快速蹲下。喊另一组,前一组的孩子要快速站起。未按口令动作的孩子算失败。(也可以由孩子来发令)
2、干扰性训练游戏。
一只小鸟,轻易地分去了孩子对课堂的注意力,这是因为,孩子的抗干扰能力较弱。所以,我们可以效仿一下毛主席在闹市读书的“抗干扰训练法”,让孩子在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尽量地认真做事,不妨尝试一下这个小游戏:挑冰糕棒。
材料:10支左右的冰糕棍(可用筷子或大小相当的小木棍代替)
玩法:
1.所有的参与人员用抓阄或石头、剪子、布等方式排好玩的顺序。
2.将所有冰糕棍随意地散落地面上,并保持一定的密集度,并将散落一边的单棍捡起,作为挑冰糕棍的工具。
3.用手中棍插进交错叠压在一起的棍中,选出一根最易挑动的把它快速、准确地挑开,挑动时其他冰糕棒不能有丝毫晃动,冰糕棍即归玩者所有。否则,即为“瞎了”,由第二名挑棍。
4. 一人在玩时,除了身体的接触外,其他人可以以任何方式干扰他,玩的人每取出一根冰糕棒,得一分;如果对他人的干扰毫无反应,加一分。
5.依次轮换,最后,谁挑得的棍多即为胜。
3、“开火车”
这种游戏要三人以上。以三人为例:三人围坐一圈,每人报上一个站名,通过几句对话来开动“火车”。如,父当作北京站,母当作上海站,孩子当作广州站。父拍手喊:“北京的火车就要开。”大家一齐拍手喊:“往哪开?”父拍手喊:“广州开”,于是,当广州站的儿子要马上接口:“广州的火车就要开。”大家又齐拍手喊:“往哪开?”儿子拍手喊:“上海开”。这样火车开到谁那儿,谁就得马上接得上口。“火车”开得越快越好,中间不要有间歇。这种游戏由于要做到口、耳、心并用,因此能让注意力高度集中,同时也锻炼了思维快速反应能力。
4、对拍手游戏。
“你拍一,我拍一……”熟悉的童谣,是不是勾起了您童年的回忆呢?不妨和您的孩子一起来玩玩这种您童年的游戏哦,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注意力,加强孩子的秩序意识,还可以锻炼孩子的手部肌肉哦。让我们先从最简单的开始吧:
“拍手,拍右手,拍手,拍左手,拍手,拍手背,拍手,拍手心。”先与孩子面对面坐好,边念儿歌边拍手。您先自拍一下,然后伸右手,与孩子伸出的右手对拍;然后自拍一下,伸左手,与孩子伸出的左手对拍;然后再自拍一下,并伸出双手与孩子伸出的双手手背对拍一下,手心对拍一下。游戏中要尽量避免或少出错误,等到熟练之后,还可以加快拍手的速度或增加自拍和对拍的次数哦,这样,会更有挑战性,更能激起孩子的兴趣,而且锻炼强度也更大哦。
5、一分钟游戏。
一分钟真的很短,短得让孩子觉得什么也做不成,短得让孩子不管什么要求都可以答应,反正,“一分钟”耽误不了玩的时间。
所以,不妨利用孩子的这种心理,搞个一分钟竞赛的小游戏哦,让孩子在快乐与刺激中爱上学习、爱上读书,同时,还可以锻炼孩子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呢。
这个游戏其实很简单,就是家长和孩子一起比一比,看看谁在一分钟里做的事情最多,比如读书、背诗、写字等等。不仅仅是学习方面的内容,还可以是生活中的事情,如串珠子、做家务等,多样化的内容,会让孩子更感兴趣。
四、复述游戏
让孩子看图画书15分钟,或看一节完整的寓言动画,立即合上书或在关上电视后,要求孩子按要求复述故事。为预防孩子摸准你的要求后,只看个梗概就走神,可灵活安排“复述”内容:可以提几个主要问题;也可以要求孩子把刚看过的动画形象画下来;还可以一家人分饰其中的几个角色。
什么是专注力游戏?
一、答:专注力游戏有好几种,如看格子里的数字,拼图,造房子等。孩子注意力不集中,会使孩子在学习和生活带来不便,如背书,写字,说话会产生说错,漏字,含糊不清。走路容易跌倒,对事物模糊不清,物和物的距离算不清。所以玩专注力游戏是提高注意力的好办法。
二、游戏一:猜猜什么东西不见了
锻炼:注意力、观察力、记忆力
根据孩子注意力的情况,在桌上放置5样玩具,让孩子注意观察桌上的玩具后闭上眼睛,然后拿掉一个玩具,让孩子再睁开眼睛观察,想想什么玩具没有了。游戏时,也可以变换玩具摆放的位置,让孩子说说有什么变化。
或者可以随机调换一个玩具,看看孩子有没有察觉出来有何变化。也可以一步步增加物品的数量以增加难度,小孩子一般都会很喜欢玩的!
两岁专注力训练9个小游戏?
一、训练孩子专注力的9个小游戏
1、静止乒乓球训练(3~8岁)
让孩子将乒乓球拍保持水平状态,把乒乓球至于球拍中央,保持球拍平稳,球不落地,若球有滚动,孩子可以微调球拍。家长在一旁用秒表记录球保持平稳的时间,球一旦落地,重新计时。
2、乒乓球动态训练(3~8岁)
地上画一条直线,让孩子将搁着乒乓球的球拍平端于胸前,沿所画的路线前进,每次训练10分钟。
3、挑棒游戏(3~8岁)
给孩子提供一堆细棒,让孩子试试在不触动其他棒的情况下,可以挑走多少根棒。
4、走迷宫(3~12岁)
给孩子找一些迷宫图(网上或幼儿画报上都有)让孩子拿着铅笔,画出走出的路线。
5、听指令夹弹珠(5~8岁)
这个方法可以训练孩子的专注力和耐心,但是对孩子手劲要求有点高,所以只适合大一些的孩子。
6、垫上游戏(1~5岁)
家长们需要准备一张软垫,和一段轻快的音乐。
对于年龄小,还听不懂指令的孩子,可以让孩子躺在软垫上,双臂上举置于脑袋两侧,微屈膝盖。
训练时,家长可以播放一段轻松明快的音乐,或有节奏的口令。让孩子配合音乐和节奏连续翻滚。
这个游戏适合于孤僻、胆小、脾气暴躁、分心多动,注意力不协调的孩子。
7、闭目单脚直立(3~12岁)
首先,让孩子平躺在地面上,做三次深呼吸。吸气要深,要满,吐气要慢,要均匀。
家长用秒表计时,记录保持平衡的时间,如果抬起的脚触地,则重新记录。这是对孩子平衡能力的一种训练,要让孩子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,必须先让他学会控制自己的身体。
8、走直线训练(3~12岁)
训练准备:一根10米左右的长绳,胶带,最好在宽阔的空间进行。
家长在地上拉直长绳,两端用胶带固定住。为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,提高训练效果,家长还可以在长绳一段放置一样东西,比如玩具。作为孩子视觉的着落点,东西放置的位置,最好跟孩子的视线在同一水平。走直线训练对于多动症、注意力障碍都有改善。
9、故事接龙(3~12岁)
通过故事接龙游戏,可以培养孩子的听觉有意注意能力。同时,完成故事接龙需要孩子发挥一定想象能力,家长也可以把一些价值观注入到故事里,这比简单的说教有用多了。
如何从小提高并训练孩子专注力
视觉注意力训练
让孩子看一些照片或动物图片,并且提出一些问题。比如给孩子看一张照片,让他说说照里都有什么人,几个男的、几个女的、几个大人、几个小孩儿、他们每个人都在干什么、手里拿的是什么等等。再比如让孩子观察桌子上的水果,然后让他说出它们的名称、颜色等等,不过让孩子观察的东西要不断的变换,不然孩子就会感到没兴趣了。
动作注意力训练
就是通过让孩子完成特定的动作来达到训练注意力的目的。比如教他做一些体操动作、舞蹈动作或一些游戏动作,都能达到这种效果。可以进行“请你跟我这样做”这个游戏,大家围一个圈,前一个人做什么动作,紧挨着他的人就学着做这个动作,第三个人又学第二个人的动作,以此类推,谁要是跟不上就要罚唱歌,可以让小朋友们一起来做这个游戏,也可以全家人一起来做。
二、分豆子
1. 把豆子混合在一起,然后教孩子认识它们。
2.向孩子求援:“宝宝,妈妈需要把这些豆子分开,帮帮我好不好?”然后让孩子把几种豆子分别放在小盒子里。
3. 尝试引导孩子用汤匙等工具分豆子。
分豆子的游戏和从大米粒中捡豆子出来的游戏非常相似,但是二者的训练方向截然不同。分豆子的游戏更着眼于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分类能力。
刚开始训练的时候,家长可以仅仅把两种豆子掺杂在一起。等孩子熟练了,再把三四种豆子甚至更多种豆子混合起来让孩子挑拣。
要注意的是,不能让孩子把豆子吃下去,以防发生危险。
1. 将玩具散放在垫子上,让孩子认真观察1分钟。
2. 让孩子闭上眼睛,同时家长用花布盖住一个小玩具。然后让睁开眼的孩子猜测花布下面是什么。
3. 让孩子闭上眼睛,打乱小玩具,用花布盖住其中的一个或者两个,再让孩子猜测。
萝卜蹲
1. 家长和孩子一起玩这个游戏。几个家人分别扮演不同角色,例如爸爸扮演红萝卜,妈妈扮演白萝卜,孩子则可以扮演黄萝卜。先与孩子复述几遍各自的角色名称,引导孩子牢固记忆。
2. 如果家里还有第四个人,就由第四个人发令。如果没有,就让父母中任何一个发令,发令者喊“白萝卜”的时候,妈妈必须蹲下,当喊到“黄萝卜”的时候,孩子必须蹲下。如果下蹲不及时或者蹲错,都算失误。
这个游戏对孩子注意力锻炼的途径是,要想及时对发令人的口令做出反应,孩子就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,认真倾听。多做这个练习,孩子的注意力必然会有所进步。
除此以外,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,非常迅速敏捷地做出下蹲、起立的动作并不容易,所以这个有趣的游戏也可以用来促进孩子的肢体运动能力。
唯一要注意的是,不管是原地蹲起活动还是保持注意力倾听口令,都很容易让孩子感到疲劳,所以刚开始的时候,这个游戏持续时间最好不要超过5分钟。
给小动物分类
1. 首先,为孩子准备一张图片,上面画有各个类型的动物。注意,这个“类型”是以动物外表特征为分类标准的。例如长耳朵动物和短耳朵动物。每个类型以五六种动物为宜。
2. 与孩子一起将不同类型的动物区分开来,以最后没有遗漏、没有错误为标准。
3. 孩子熟练完成一组图画的分类后,换其他类型的图画,例如交通工具、建筑物,等等。
区分是一个人智慧启蒙的初试,能够给不同物体分类,意味着孩子的分析能力和逻辑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。
除此以外,分类还能促进孩子注意力的提升,本游戏的设计原理就源于此。
视觉大冒险
1. 准备一张包含多个物体的图片,然后与孩子一起仔细观察。
2. 告诉孩子某一物体的名字,让他从图中找出来。
3. 告诉孩子图中有几个某种物体,例如三支铅笔,要求孩子全部找出来。
这个游戏其实是有技巧的,因为在搜索的过程中,我们可以遵循一定规律,这样搜索起来既简便又快捷。
例如,我们可以将图分为几大块,一块一块搜索,也可以逐行扫描。这些技巧可以在孩子做游戏的时候逐渐渗透式地教给他。
刚开始的时候,由于观察能力和注意力较差等原因,孩子很可能会找不到或者找得很慢,这时候家长不能着急,要耐心引导,孩子就能够慢慢适应这种游戏了。
大家一起来找茬
1. 先从简单的开始:让孩子对比两幅高度相似的图,将其中不同的地方找出来,并画圈标记。
2. 同样准备两幅没有做过标记的图,让孩子仔细对比寻找,然后记下不同之处,口述给家长,以能够一次说出两个以上不同点为优秀。
3.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,增加图的难度。
第一步,让孩子找出两张图之间的区别,哪怕是对比找,标记出来,也要求孩子最大限度地集中注意力。
第二步,让孩子将两张图的不同口述出来,这也是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。这样一来,孩子的注意力就逐渐获得了培养。
需要注意的是,在刚开始给孩子选择图片的时候,要找那种色彩、图形相对简单(相对种类较少),但是不同点又比较多、比较明显的图,这样才有利于孩子迅速找到不同点,培养兴趣和增强自信心。
走迷宫
1. 先给孩子示范走迷宫的基本方法。用铅笔从入口处逐渐沿迷宫图画,直到走出去为止。
2. 鼓励孩子从简单的迷宫开始,逐步向高难度迷宫过渡。
3. 当孩子能够熟练走出迷宫后,与孩子比赛,看谁先走出迷宫,先走出迷宫者获胜。
为了找到合适的方向,孩子一定会集中注意力,在后面的比赛中,为了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走出迷宫,他也必须集中注意力,这样一来,孩子的观察力和注意力都能得到锻炼。
不过,这个游戏在刚开始进行的时候,对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,所以我们应该想办法调动孩子的积极性,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一些小故事来增强走迷宫游戏的趣味性。
例如,在做示范以前,我们可以给孩子编一个小故事:小猪出去玩,到了要回家吃饭的时间,却发现找不到回家的路了,我们是不是可以帮帮它?
找出“小间谍”
1. 在白纸上,家长给孩子准备一些数字或者字母群。注意,这些数字和字母应该是孩子认识的。例如:
3 4 6 7 5 4 3 6 6 5 7
1 3 2 6 5 2 6 7 6 4 2
6 7 7 6 9 8 4 3 1 3 4
3 4 5 5 4 7 5 8 7 2 1
3 4 5 6 7 5 6 1 7 7 3
2. 让孩子找出数列中的“小间谍”:比如数字“1”、“5”、“7”等
这个游戏,事实上是前面提到的“视觉大冒险”的升级版。
之所以设置这个游戏,是因为视觉大冒险实际上是感性的材料处理,它所具有的趣味性适于调动幼儿的兴趣,帮助他们尽快融入游戏活动中,但是从注意力锻炼的角度出发,仅仅靠兴趣实现的注意力集中还是略有不足。我们还应该锻炼孩子能够在一些事务性的活动中投入注意力。
这个游戏的材料相对枯燥,但是对5岁以上的孩子来说,并不是不能接受的,关键是这个游戏的锻炼效果非常明显。
乒乓球托举比赛
锻炼孩子的注意力、抗干扰能力和肢体协调能力。
1. 与孩子一起熟悉乒乓球这种运动器材,然后开始做游戏:让孩子尝试把球放在球拍上,用球拍托住乒乓球,不让它掉下来,保持1分钟。
2. 与孩子做游戏:托着乒乓球,绕桌子行走一圈。在此过程中,家长可以在旁边“捣乱”,如拍手跺脚,大喊大叫,用语言刺激孩子“掉了!就要掉了”。但是,捣乱时不能触碰孩子的身体。
3. 与孩子比赛,看谁托着乒乓球绕桌子走的圈数多。
有些孩子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原因是他们的抗干扰能力较差。一旦旁边有人故意制造干扰,就难以集中注意力。这种情况不仅会出现在许多幼儿身上,甚至在许多成人身上也同样存在。所以,我们应该想方设法对孩子进行这些抗干扰训练。
在做这个游戏的时候,孩子刚开始由于肢体协调能力差等原因,可能托球不稳,这不是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,而是孩子的肢体还没有适应这种精细的平衡动作。